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中心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3-65102421
联系传真:023-65102421
联系邮箱:yong.li@cqu.edu.cn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网上学习:http://www.cqu.edu.cn/
 
   内容展示  
2016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3日 08:54  访问数:

2016年5月28日,在重庆大学A区主教学楼504会议室举办了 “2016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特邀专家及领导有:中国石油大学李根生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Praveen Linga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鞠杨教授、西南石油大学郭建春教授、东北大学朱万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舟元博士,重庆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开成,实验室固定成员、研究生10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义玉教授主持。

姜德义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各位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实验室对外交流,围绕科学采矿、采矿安全、新能源开发等与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动我国能矿安全、高效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根生院士进行学术汇报,主要就石油工程水射流钻井、完井增产技术,喷射钻井的技术迭代,以及对未来水射流钻井的展望进行了汇报。李院士带领的团队在石油工程中形成了水射流钻井、完井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我国油气钻井和完井领域科技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Praveen Linga教授介绍了他所在团队主要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原理、性质、分布以及开采方式情况,并着重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团队在水合物方面做的最新研究成果。

鞠杨教授关于预测和防止煤矿动力灾害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难题,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方法用于直接揭示和定量描述岩体内部原始结构,采动过程中的应力场、能量空间分布、裂隙场、渗流场变化等,实现对矿山动力灾害发生位置、时间和能量级的准确判断,为煤矿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郭建春教授主要介绍了深层页岩储层特征及压裂关键问题、深层高应力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高应力页岩储层复杂裂缝有效支撑、压裂液返排控制机理与优化等相关内容。

朱万成教授介绍了深部“三高一扰动”下岩石的损伤与破裂过程。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岩爆、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严重灾难,建立了损伤煤层瓦斯运移过程的热固耦合模型,并应用于现场。

朱舟元博士介绍了北美页岩气及煤层气开发概况,从经济的角度论述了页岩气在美国能源分布上的发展以及重要性,同时讨论了页岩气、煤层气相关技术的引进和本土化对于解决中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有着的重大意义。

另外实验室固定成员姜德义教授、周小平教授、袁兴中教授、张代钧教授、唐建新教授、梁运培教授、张东明教授、蹇开林教授、钟栋梁博士、葛兆龙博士作了大会报告,研讨了复杂层状盐岩水溶采矿灾变控制与溶腔综合利用、多场耦合情况下裂纹起裂、扩展和连接过程的广义粒子动力学方法、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理论与技术、煤矿瓦斯卸压高效抽采技术、利用水合物法提纯低浓度煤层气的反应机理研究、突破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约束的思考、采煤塌陷区新生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及调控机理研究、含层理岩石的AE特征分析及地应力测试研究、松软低透煤层导向压裂裂纹扩展及增透机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动态仿真等研究成果。

经过一天的学术交流,各位专家学者受益良多,在听取他人汇报的同时不断地思考,期间专家们不时的发起讨论就一个个科研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场面异常热烈。最后由姜德义院长作了总结,感谢各位专家对此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和辛勤的付出,希望各位专家能常来实验室指导工作并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研进步,活跃学术氛围,本次研讨会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重庆大学   资源与安全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教育部官网  
关于我们 | 实验设备 | 教学成果 | 特色规划 | 申报材料

重庆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联系电话:023-65102421 联系邮箱:yong.li@cqu.edu.cn
网站建设:重庆在沃科技有限公司